联系人:曹总
手 机:13807314826
电 话:400-876-1400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暮云工业园新兴科技产业园A2幢403房
金属护栏不能直接当作接闪带(避雷带)使用,但若满足特定条件并经过规范改造,可作为辅助接闪装置的一部分。以下是具体分析:
结构强度不足
接闪带需承受直击雷的强大电流(通常达数十千安),普通金属护栏的截面积和连接方式可能无法满足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要求,易因雷击熔断或变形。
连接可靠性差
接闪带需通过焊接或专用连接器形成可靠电气通路,而护栏的拼接方式(如螺栓、卡扣)可能因松动或腐蚀导致接触电阻增大,影响泄流效果。
防护范围不明确
接闪带的保护范围需通过滚球法计算(如一类防雷建筑滚球半径30m),护栏的高度和布局可能无法覆盖目标区域,导致保护盲区。
耐腐蚀性不足
户外护栏长期暴露在风雨中,若未采用热镀锌或不锈钢材质,易生锈腐蚀,降低导电性能和寿命。
若因特殊原因需使用护栏作为接闪装置,必须同时满足以下要求:
材质与规格
采用直径≥8mm的圆钢或截面积≥50mm²的扁钢(与接闪带标准一致)。
材质需为热镀锌钢或不锈钢,耐腐蚀性能达标。
结构改造
高度:护栏顶部需高出被保护物0.5m以上(如屋顶设备)。
支撑:每隔1m设置固定支架,确保牢固无晃动。
连接:所有拼接处采用焊接(焊缝长度≥圆钢直径的6倍),并做防腐处理。
接地系统
护栏需通过独立引下线(截面积≥50mm²)与接地装置连接,引下线间距≤18m(一类防雷建筑)或≤25m(二类)。
接地电阻≤10Ω(土壤电阻率高时需增设接地极)。
规范验证
需通过《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的滚球法验证保护范围,确保无盲区。
改造后需经防雷检测机构测试合格。
优先采用专用接闪带
接闪带(明敷或暗敷)是防雷设计中的标准做法,成本低、可靠性高,应作为首选方案。
护栏辅助接闪的适用场景
护栏高度≥3m,顶部敷设Φ10mm圆钢;
每5m设置焊接连接点;
引下线采用两根Φ12mm圆钢,接地电阻≤4Ω。
仅限临时建筑、低风险区域或改造难度极大的既有建筑,且需经防雷专家评估。
示例:某景区观景台护栏改造为接闪装置,需满足以下条件:
风险警示
未经改造的护栏直接作为接闪带,可能导致雷击时电流无法有效泄放,引发侧击雷危害(如金属构件带电、设备损坏)。
某工厂因使用普通护栏替代接闪带,导致雷击时护栏熔断,引发火灾。
金属护栏不可直接替代接闪带,但若满足材质、结构、接地和规范验证等严格条件,可作为辅助接闪装置。实际工程中应优先采用专用接闪带,并确保防雷系统设计、施工和检测符合国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