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人:曹总
手 机:13807314826
电 话:400-876-1400
地 址: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暮云工业园新兴科技产业园A2幢403房
GB 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是我国建筑物防雷设计的核心标准,其内容侧重以下关键方面: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针对爆炸风险极高的场所(如弹药厂、化工厂危险品仓库),要求独立避雷针/网防护,电缆接地电阻≤10Ω,且需甲级资质单位检测12。
典型场景:0区/20区爆炸环境、电火花易引发重大事故的1区/21区场所。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涵盖国家级重要设施(如档案馆、机场航站楼),要求接闪网格≤10m×10m,引下线间距≤18m1。
特殊要求:高度>45m时需在屋顶周边增设接闪带。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适用于省级文物建筑等,雷击次数≥0.01次/a且<0.05次/a的场所,防护要求相对简化1。
接闪器设计:明确接闪网/带/杆的敷设位置(屋角、屋檐等),金属物体需与屋面防雷装置连接1。
电磁脉冲防护:要求LPZ分区(如LPZ0A区)和等电位连接,通过屏蔽、SPD(电涌保护器)抑制雷电电磁干扰3。
引下线布置:专设引下线需对称分布,平均间距≤18m,跨距大时需两端增设1。
爆炸危险环境:非金属屋面需敷设避雷网,室内金属设备必须接地,电缆长度>50m时接地电阻≤10Ω2。
雷电风险评估:需计算雷击次数(如住宅≥0.25次/a划为第二类)1。
该规范通过分级防护和量化指标(如网格尺寸、电阻值)实现精准防护,尤其强调高风险场所的严格管控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