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接地施工中的质量通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材料规格不符合要求:
使用不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材料,如镀锌层厚度不足、扁钢截面过小、圆钢直径不达标等。
材料加工不规范:
接地体、引下线等材料加工尺寸不准确,如长度不足、弯曲半径不符合要求等。
焊接处存在夹渣、焊瘤、虚焊、咬肉和气孔等缺陷,影响焊接质量。
安装位置不准确:
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器等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偏离设计要求,影响防雷效果。
连接不可靠:
接地体、引下线、接闪器之间的连接不牢固,如焊接不饱满、螺栓连接松动或未使用镀锌螺栓等。
搭接长度不够,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搭接焊接或螺栓连接。
防腐措施不到位:
接地体、引下线等防雷装置的引出线未作防腐处理,或使用镀锌材料时焊接部位未补刷防腐涂料,导致材料腐蚀。
跨越变形缝未处理:
接地线跨越建筑物变形缝处时,未加设补偿器,导致接地线在变形缝处断裂或接触不良。
穿墙体未加保护管:
接地线穿墙体时未加保护管,导致接地线受损或接触不良。
设计图纸与现场不符:
设计图纸中的防雷装置安装位置、数量、规格等与现场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施工困难或无法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施工与设计不符:
施工人员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如改变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数量、规格等,导致防雷效果不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记录不完整:
施工过程中未做好施工记录,导致后续验收和维护困难。
验收不规范:
验收过程中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如未对接地电阻值进行测试或测试结果不符合要求即通过验收。
监理不到位:
监理人员未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导致施工质量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
等电位联结跨接地线线径不足:
屋面金属物(如管道、梯子、旗杆和设备外壳等)未与屋顶防雷系统相连,或等电位联结跨接地线线径不足,影响防雷效果。
引下线间距偏大:
防雷引下线的间距超过规范要求,导致防雷效果不佳。
接地电阻值不符合要求:
由于材料选择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等原因,导致接地电阻值超过设计要求。
针对以上质量通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严格审查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确保材料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对加工后的材料进行检查,确保尺寸准确、焊接质量符合标准。
提高安装与连接质量: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防雷装置的安装位置准确、连接可靠。
对搭接长度、焊接质量等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符合规范要求。
完善防腐措施:
对接地体、引下线等防雷装置的引出线进行防腐处理,如刷防锈漆等。
使用镀锌材料时,确保焊接部位补刷防腐涂料。
加强设计与施工协调:
在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和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准确理解设计意图。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确保施工与设计相符。
强化施工管理与验收:
建立健全的施工管理制度和验收标准,确保施工过程规范有序。
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确保防雷接地系统的有效性。
提高监理质量:
监理人员应加强对防雷接地施工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范要求。
监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防雷接地知识和经验,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